還是梯丫佬? Honda Civic Type-R(FD2)
很欣賞Integra DC2 Type-R,車身輕巧,引擎出力200ps但已能追上不少馬力比它大的對手,而且四輪雙搖臂懸掛轉向準繩,Momo軚、Recaro桶椅更是令人愛不釋手,以上各項可謂為Type-R訂下了標準。可是上述各項賣點在今代的Civic Type-R(FD2)上全都消失了,Type-R spirit是否己經灰飛煙滅?
新掌門
一向以來在本田內部的定位,Civic是比Integra低級的,故此初代Civic Type-R EK9是用B16B機器(185ps)而DC2則用B18C(200ps),就算到二代目EP3/DC5,大家用的是同規格的K20A引擎,EP3卻要被detuned,比DC5少5ps,雖然兩者的市場定位有少許不同,Civic Type-R卻好像活於Integra Type-R的陰影下似的。
Honda Civic Type-R(FD2)
可是,市場轉型令此等高性能車系的銷量一暴十寒,先有Prelude,去年連Integra也停產,新款亮相無期。本田亦明瞭單純搞高性能跑車,只能吸引一小撮對性能有所追求而又不介意實用性大減的人,但這些顧客已不足以養活一個車系,是時候面對現實,向Majority出發。
NSX、Integra停產,令Civic Type-R變成主打的Type-R型號(在本田編制中,Accord Euro-R不是Type-R一員),從未如此有代表性。當FD2於3月29日發表後,多方面的設定均惹起爭議、史無前例的高車重、不設實際的18吋輪圈、四門設定沒有Type-R味道、刪除Momo?環、刪除Recaro桶椅等等。廠方沒有公佈FD2的加速及極速數字,只列出一堆賽道測試的圈速——於筑波快DC5 1秒,在Suzuka 及Motegi測試比DC5之最佳圈速快4秒,於北海道鷹栖賽道快過DC5之餘更只差1秒便追上原裝NSX之圈速紀錄,種種數字是要各位把目光放在其整體性能上。
5ps/0.9kgm UP!!
95年DC2 Type-R一出,其每公升111ps出力之NA引擎驚為天人,On-cam時尤如Turbo獨有之推背感教人咋舌。然而自從日本的廢氣排放被收緊,B系、H系等高廢排製品亦隨之收山,取而代之是K系前吸後排四汽缸引擎,但為令以往被垢病的低扭不足更為充盈,K20A引擎設定得較為線性,就好像被馴服似的,雖然馬力及速度均不俗,但那種令人神往的「爆TEC」感卻一去不返。
由於K20A引擎本身已被Tune得好盡,本身不少零件如活塞、活塞連桿、曲軸已是高剛性且又輕量化的產品,再改只會弄巧反拙,所以不得不佩服Type-R部門工程師的鬼斧神功,能在本來出力達110ps/L的K20A身上再搾取5ps及0.9kgm出來,到底那些工程師下了甚麼藥﹖
汽缸頂的造形變更令壓縮比由本來己經很高的11.5:1推至11.7:1,此外由於盤頭生死氣是鑄造出來的,故此其表面是十分粗糙並且有礙吸排氣,FD2的K20A運用以往在NSX 盤頭上展現過的打滑技術,以精細的噴砂研磨,令內裏比以前平滑40%,吸排氣更順暢。
雙重性格外形
四門設定的FD2一大好處是實用性大增,那管你有老婆仔女,Weekend開FD2落Track Day,Weekday開FD2送仔女返學、接外母去街絕無投訴,比起以往單門Type-R,後排進出要勞師動眾,接送完外母一趟實氣得休想有下一次,實在差天共地。FD2令你的老婆、女朋友少了一個令你打消買它的借口。FD2外型算是內歛,相比普通版FD1,FD2前泵把為一體式設計,裙腳亦有少許不同,尾泵把下方設有Diffuser穩定氣流,而巨大的尾翼亦是一大標記。縱然外觀內歛,但FD2的下盤同心臟卻令等閒之輩退避三舍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新世代的本田車系已陸續改為「前吸後排」的設定,引擎倉之溫度亦有所抑制,效能更佳。其實此概念早見於十年前的日本房車賽Class 2賽車,稱之為Reverse Head設計,吸排氣效率大有提高,當時有傳聞,同規格的引擎採用Reverse Head擺法後能提昇十匹馬力以上。 | 由於生氣Pipe及蝴蝶掩設計均有變更,風隔及Intake Pipe的尺碼亦與DC5不同,以應付增加了的進氣量。 | 蝴蝶掩口徑增至64mm,提高了進氣量亦有效配合更直接的生氣Pipe設計,此外,由過往以機械式驅動改為電子式(Drive-By-Wire),此設計在高檔車系如BMW M3、Porsche 911等等跑車上已沿用多年,好處是反應更靈敏而且開合角度之控制更為精細。 |
精煉生氣改造
吸氣系的改良是今代Civic Type-R之精髓所在,本田為令本身已經好Refine的生氣大扭六壬。首先,俗稱火箭筒的生氣Pipe口徑被加大,而且行程比DC5的更短,相比DC5,FD2生氣行程明顯不像DC5般迂迴,對增強高轉時的空氣流速有正面幫助。
吸氣系另一項改動就是蝴蝶掩的口徑增大,由DC5的62mm增至64mm,因生氣Pipe拉直並縮短了行程,生氣流速加快了,故此蝴蝶掩直徑擴大亦是必須的,吸氣量隨之而增加了,有助提昇引擎效能,另外改用時下流行的電子油門(Drive-By-Wire)能更精確地控制蝴蝶掩開合。
可變式排氣系統
由於進氣系作了多項改良令進氣量及空氣流速提昇不少,若排氣系不作相應強化也是徒然,本田工程師亦不容「有入無出」的情況出現,由排氣蕉開始至尾鼓亦作徹底的改良。首先,排氣仍保持4-2-1之設定,但將排氣蕉的曲折位盡量拉直,而編排上亦與DC5不同,令曲折位所產生之Back Pressure減至最低。而重新編排的排氣蕉形狀亦令4-2的集氣位銳角化,令排氣時所產生之漩渦效應更為明顯,排氣流速相對加快。
尾鼓為可變式排氣設定,內置Valve於排氣壓力較低時(低轉時)會關閉,廢氣須經過較長的那一段歧管後才被完全排出,藉此營造一定的Back Pressure令引擎低轉的扭力得以保持;排氣壓力較大時(高轉時),該Valve會被開啟,令廢氣能於更短的時間排出車外,設計上與無限TWIN LOOP排氣喉有異曲同工之妙,排氣效能得以全面化。今代Civic Type-R低轉扭力比過往充盈,此套可變式排氣系統歸功不少。
外觀上,排氣喉咀十分誇張,但其實是被套上之金屬圓通作裝飾,實際之外徑為68mm,不過誇張的喉咀造型卻與其Type-R身份甚為匹配,許些車主為座駕更換排氣鼓,原因不過是想增強美感,但我看FD2卻無此需要,而且因FD2的尾鼓是隨排氣量改變行程令低扭得以保留,今後作排氣Upgrade亦須費煞思量,否則會令動力發放失衡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尾碟由過往DC5的262mm增至282mm。 | 前泵把下方設有入氣孔,並追加導風管,用以引導迎面而來的生風吹向制動系統,令溫度冷卻下來。 |
首次用於Civic-R的Brembo
成為Type-R系的主打型號,制動系統一定不會失禮,採用與意大利 Brembo 共同開發的四活塞卡鉗,制動設定與 DC5 看齊,而由於FD2車身比DC5更重,又換上Oversize的18吋輪圈,制動碟由DC5的300mm(前)/262mm(後)分別增至320mm(前)/282mm(後),而且為令FD2有更佳制動散熱效能,頭泵把下方設有通風導管直接把生風引進,並把積聚的熱力帶走,令制動系的耐久性大為提高。
相比DC5,制動系統在數字上的提昇確是不小,但實際測試制動力卻比DC5好不上多少,說穿了那就是車重作的怪,車重的「提昇」,迫使工程師要起用尺吋更大的制動才能追回以往的制動效率,尺吋大了的負面影響就是令Unsprung Weight增加,懸掛反應又相對慢了,牽一髮而動全身。頭卡鉗為Brembo對向四活塞,配用比 DC5 大上20mm的320mm直徑頭透氣碟令制動力得以提昇,應付比DC5更高的車重。
輪圈「提昇」至18吋!?
很奇怪為何FD2會用上18吋輪圈,就連Type-R系輸出最大的NSX Type-R也不過是配17吋輪圈,相信這斷不會是本田工程部的決定吧!我敢說這是市場部出的鬼主意,為的是令顧客層面更廣,因現今不少馬力相若的車款,已配上十七、十八甚至十九吋輪圈為標準配備,在別的車款有此決策可謂無可口非,要順應市場,但在Civic Type-R有這種設定卻是本末倒置,須知道Type-R其實就是一部民用版賽車,內裏各項設定應是著眼於操控上、性能上,225ps輸出配上Oversized 18吋輪圈不論在起跑,轉向反應、懸掛反應均被削弱,Unsprung Weight的增加令懸掛反應慢,亦影響貼路性能,實在與Type-R精神背道而馳。
雖然如此,本田工程師亦盡量「補鑊」,輪圈為Enkei代工製造,並使用較輕巧的物料,務求能拉上補下,輪圈offset為與DC5一樣之+60,並配上Bridgestone的OEM輪胎RE070,冠以不對稱胎紋,外側胎紋較少以爭取拐彎時更大的抓著力,內側較多胎紋有助更快把積水排出。
平滑的車底
車底十分平順,近車尾位置更加置擾流板,高速時形成低氣壓,產生吸著地面的效果,而車尾的Diffuser會令這個效果更為顯著,而且有效令流出車尾的氣流更穩定,不致出現亂流。
大尾牙波箱
由於FD2比DC5重上100kg,又用上對性能沒有半點益處的18吋輪圈,就算改良後的K20A引擎輸出更大,起跑加速也會打了折扣,故此FD2的波牙比率與 DC5/EP3有所不同,尾牙比率由過往已屬偏大的4.764:1增至5.062:1,1至3波比率不變,但4至6波齒輪比率稍被調低。以彌補先天之不足,與DC5一樣,2波8,400轉cut油時仍未到達100km/h,故此原裝FD2測計0-100km/h 加速時必須轉上3波才能完成。
FD2排檔行程不算長,檔位明確,而離合器卻一改以往短而重的設計,換來是行程偏長而輕盈的離合器,接合點偏高,恍如駕駛房車般容易操作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於中控台的Type-R金屬牌刻有編號。 | 門檻上亦有Type-R字樣之金屬牌。 | 金屬踏板設計,配有防滑膠,油門是歐陸式的地台式設定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被上頭下令要detune的K20A,馬力比DC5低5ps,是要突出DC5與EP3在車系定位上的分野。 | 避震機上的匙舀形軚尺連桿。 | 生氣歧管組件是FD2與EP3/DC5最大分野的地方之一。 |